《小音乐家扬科》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阅读课文。这篇课文记叙了一个酷爱音乐的波兰穷孩子——扬科,为了看看、摸摸地主家的一把小提琴而遭受毒打含恨死去的悲惨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剥削制度的愤恨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这篇文章催人泪下,感人至深,作者是波兰作家显克微支。你想知道他的具体情况吗?
亨利克·显克微支(又译显克微奇),1846年5月5日出生在俄占波兰的伏拉·奥克尔热斯卡,父母来自军事传统很强的中下阶层家庭,童年在农村度过。1866——1871年间,他就读于华沙大学,但未毕业就离开了大学,于1872年从事新闻工作,并出版了第一部中篇小说《徒劳无益》。1875年为《波兰报》常任撰稿人,出版了第一个短篇小说集《老仆》。1876——1879年间他在美国和西欧旅行,回到华沙后重新为《波兰报》撰稿。1882年在《斯多瓦》时报做编辑。1881年娶玛丽娅·显克微支为妻,生有两个孩子。不幸的是玛丽娅染上肺结核于1885年去世。此时,显克微支作为小说家的文学生涯正开始获得广泛承认。
19世纪80年代,由于沙俄和普鲁士侵占波兰,使波兰的社会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加深。显克微支开始历史小说的创作,力图唤起波兰人民的爱国信念。1883——1888年,他写出了《火与剑》、《洪流》、《乌洛杜也夫斯基先生》三部曲。
此后,他创作了两部以现代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毫无规则》、《波瓦涅茨基一家》。大型历史小说《你往何处去?》代表显克微支的创作高峰。由于该书的成功,其后五六年内他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人们的喜爱,盛极一时,并有“显克微支时代”之称。190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由于他作为一个历史小说家的显著功绩和对史诗般叙事艺术的杰出贡献。”第一次世界大战迫使他流亡的瑞士,从事救助波兰战争受害者的工作。1916年11月15日死于动脉硬化症。
《小音乐家扬科》是根据显克微支的短篇小说《音乐迷扬科》的主要内容改写的。
——上文发表于2001年第7期《学生天地》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