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分享
郭明祥|八百里秦川,东至潼关,西至那里呢
2021-03-11 09:21:01 浏览:13470次 【

     具有三千年历史的八百里秦川,自古以来就有“东至潼关,西至灵山”之说,东至潼关没有什么悬念,而西至是凤翔区的灵山,还是金合区的林家村。这道关中名川西端终点存在着地域名称的学术争议。


    今日偶遇友人说,这道横卧三秦腹地的古原西端有二处“零”公里,虽名称不雅,却意义非凡,居住渭北的一辈辈关中人说,八百里秦川,是道米粮川,有“白菜心,天下粮仓”的雅誉,自古是兵家必争地,是一部中华核心史的诞生地!你看黄天厚土的台塬就知其历史的厚重与苍桑。


    至于是凤翔灵山,还是宝鸡峡的林家村,两地有相距40公里,那一个版本是正确定的呢?


    东至渔关的桐峪镇也有八百秦川的“0”公里处。西至宝鸡福临堡与西秦岭接壤外!也有“0”公里广场。也就是北宝鸡峡大坝的“0”公里广场大理石碑。


    这个“0”公里广场是宝鸡渭河“百里画廊”的起点所立。据国家地理标志陕西水利厅网站提供资料:宝鸡市金台区渭河中游段“0”起点广场主题雕塑—“炎帝佑渭水”工程是经省治渭办批准,金台区治渭办实施的一项渭河综合治理标志性工程。


    该工程总投资979.14万元,于2017年3月10日开工建设,历时7个月于今年10月15日全面完工。渭河中游段“0”起点广场中的“0”起点,意为渭河中游段进入宝鸡流域的起始点。“炎帝佑渭水”雕塑工程人物圆雕主体高18米,采用黄铜铸造工艺。人物造型选用华夏文化的代表人物炎帝,炎帝为农业之神,水是万物之源,水与炎帝的相遇必然会幻化出丰盈的稻谷与丰收的喜悦。雕塑基础高3米,采用钢筋混凝土,基座采用正八边形,外贴八块山东石岛红花岗岩浮雕,内容反映的是上古至今渭河治理的艰辛历程及开展渭河综合治理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


    宝鸡为炎帝故里,“炎帝佑渭水”工程的建成为沿岸群众对治渭历程和治渭人的艰辛付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增强人们爱护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亦为宝鸡渭河百里画廊建设增加了一个新的景点,成为渭河治理成效的一座里程碑。


    可以明确说明国家的地理标志为渭河中段,以宝鸡峡水库为起点所立的石碑。


    和林家村八百里秦川西端终点似呼好象没有半毛钱关系,不,你们看看林家村村史以及传说。


    林家村古称“到底村”的由来, 历史上驿站大路只通到林家村东罗家堎村称,当地称为“官路"。西行过宝鸡的八景之一的“硖石虹梁”后来,沿现在的陇海铁路线西行为便,也就走到秦川的底端,本村也古称为“到底村"。


    据林家村史馆记录“八百里秦川”的趣闻说,从潼关入秦沿渭河西进,川道渐宽,土地肥沃,水陆交通通畅,当行至本村西一公里处,,即宝鸡峡谷,两岸山峰耸立,渭水如野马咆哮下泄东流而去,至此到潼关计795里之地,古人为凑整为零,又由宝鸡峡口东折五里为整800里,也就是人所常说的“八百里秦川”。将折回五里之地名日“附零補”,也即今日谐音的“福临堡”上古传言也叫“附铺",此谈世代流传至今。


林家村以渭河水道为据


    第二个版本八百里秦川,西起“灵山”,东至潼关。千百年来,这块厚重的黄土地哺育着关中儿女生生不息,承载着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灵山位于古雍凤翔以西的秦穆公围猎的灵鹫山,有肃史弄玉的传说,位于关中西部的西北方向,他如一位智慧祥和的老者,深情地窥视着关中大地,守护着三秦子民万世太平。西至凤翔灵山之说,古雍以地貌山势为据。


    据百度百科:“八百里秦川又称陕西关中平原,指的是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的一个地点,因此又称渭河平原。它南倚秦岭,北界北山,西起宝鸡峡,东至潼关,东西长约360公里,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9%。自古以来,这里风调雨顺,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为秦国文明的兴起奠定了强大基础,所以号称“八百里秦川”。是中华文明的发祥之地。”


    以中庸之道来解释,金台区的林家村,还凤翔区的灵山都是西府宝鸡地区,那么,西端终点花落谁家是正确传说呢?


董老师说:“东为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南为武关(今陕西丹凤县),西为散关(今陕西宝鸡市南),北为萧关(今宁夏固原)”


    屈红卫老师说:“如果按古丝绸之路的商队来说我认为肯定是灵山。地理意义上的宝鸡峡是近代以后的事了!古人也没有那么精确,也没有什么卫星定位技术,古代的方位大多是文化意义上与地理环境的结合。”


     张君生老师说“西至灵山应该是凤翔的灵山,而非其它。其它的说法纯属对地理位置不懂。西至灵山指的是千山山脉,这是关中平原的最西头。从这里开始,千山山脉绵延不断。而另外几处在秦岭,秦岭是东西走向,只是南北分界线,并非灵山所在!”


     东至潼关,西至灵山,这句说是正确的,也是比较宽泛的说法。也就是广义角度上说。灵山也是千山山脉重要一脉,它最西边也宝鸡峡尽头的。平原川地延伸雍州都府十几公里灵山最具代表性吧!


     潼关的桐峪镇,宝鸡的林家村是具体化定位,例如:要是把桐峪镇,林家村要是放在古代没人知道此名


     这样解说不会有错吧,八百里秦川,东至桐峪镇,西至林家村,两个零公里落碑记载地可以详解!


     看了许多老师对八百里秦川西端终点的评论,有的关中广义角度上说:“东为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南为武关(今陕西丹凤县),西为散关(今陕西宝鸡市南),北为萧关(今宁夏固原)”从西府狭义上,一说是雍州灵山,以及宝鸡峡林家村福临堡“复补”之说等,看来这么多争议,各有千秋,引经据典,言词凿凿,只能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了,也许我生雍州地缘故吧,但在我生命长河中,在我幼小心灵里,耳儒目染记忆里,祖祖辈辈留下一句话“东至潼关,西至灵山。”做为母语,永记心中。用这句话绘出我心中那美丽富饶的八百里秦川画!


全部评论(0)
  • 再回首—— 写给班刊《风吹麦浪的日子》文|黄永琪再回首,青春年少,似一尾红鲤,从指尖滑落,坠入岁月长河,无声无息;再回首,谆谆诱导,宛如一曲和风过耳,忆起同舟共济的年华;再回首,欢笑与共,用我们的疯狂将..

    依梦琴飞浏览:1320次 评论:0
    2022-08-12 23:44
  • 希望有一次聚会刘志平思念是一种无声的心语,是一种默默的牵挂。同学之间的思念,更是一种温馨的回忆,更是一种美好的情愫。忙忙碌碌的时光里,青春犹如一阵轻风,来不及挥手,早已落下了帷幕。然而,几十年以后的老..

    相思赋予谁浏览:1079次 评论:0
    2022-04-02 23:07
  • 归 期✫ 宋敏思秦安县兴国中学八年级13班01战争结束了。桂花飘香的某一天,父亲带了一个人回来。父亲看上去很高兴,把我推到那人跟前,比了比我和他的身高。“没见过吧,这是你的侄子贺儿,你走的那年,他还没出生,..

    鸟栖秦州(天水徐翔)浏览:760次 评论:0
    2022-07-16 23:44
  • 天水,是华夏寻根祭祖的圣地,三秋,古城依然绿意盎然,藉水碧波荡漾,波光盈盈,秋阳正暖,深邃高远的天空蓝的醉人,女娲偏心天水,补天石璀璨的天水蓝闻名陇上,风光似江南。慵人事多,多年未曾走近,偶闲得空的暮..

    郭明祥浏览:1124次 评论:0
    2022-11-19 22:47
  • 写在前面:孟东花老师曾给一届届学生作文写过很多评语或寄语,本期节选其中一小部分共计108则分享给大家,前面是学生姓名及对应的文题,后面是孟老师写的作文寄语。教育的目的,除了给学生传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

    依梦琴飞浏览:3740次 评论:0
    2020-11-03 15:50
  • 我的一个同事,天天看庄子,似乎真有些道骨仙风,但我以为,凭着我对庄子的深刻领悟,他达到我的水平还要三年,不过,他似乎真有些说话和行动处有庄周之风度,但前不久,我秦安县兴国四小二小招聘老师,他的条件也..

    陇上一民浏览:1264次 评论:0
    2020-05-19 17:00
  • 友人祖父坟之改迁萍缘风水游记说明,东南巽方来龙,自高而低,转结于震方。立穴在横过山腰下之梯田内,向方低田外有深沟,沟外另一支山脉环绕,并无朝秀。八运中,立乙山辛向兼卯酉三分。葬后诸多不顺,庚子年正月,..

    萍缘堂诗画浏览:676次 评论:0
    2022-11-24 22:51
  • 农村大学生不愿意回农村的苦衷文/张乐臣 他叫胡建强,20多个乡村儿童的老师,一个办学举步维艰的乡村幼儿园的年轻园长。日前,本报记者探访了这个位于甘肃省秦安县叶堡村的西部农村幼儿园,倾听这个农村大学生的心..

    bxyey浏览:1357次 评论:0
    2020-05-19 17:45
  • 【编者荐语】 冯茂林老师曾说:“桑聚宗老师是莲花人,喜欢阅读,善于写作。办事干练,信守承诺。他坚持原则,自信但绝不自负。他有自己的处世原则和做人底线。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办到,还要办好,他不喜欢别人在..

    依梦琴飞浏览:668次 评论:0
    2022-11-30 23:58
  • 具有三千年历史的八百里秦川,自古以来就有“东至潼关,西至灵山”之说,东至潼关没有什么悬念,而西至是凤翔区的灵山,还是金合区的林家村。这道关中名川西端终点存在着地域名称的学术争议。 今日偶遇友人说,这..

    郭明祥浏览:13471次 评论:0
    2021-03-11 09:21
  • 摊破浣溪沙·山花子诗/李雁彬梁上春深国色香,清风拂柳古道长。雨后初晴花照,意徜徉。胜友高朋乘兴聚,皆沉醉魏紫姚黄。谁道岭高春不到,色染梁。〖徐言浅说〗 李雁彬老师一直是写现代诗歌的大家,当我看到他的这首..

    雨打湿衣浏览:1509次 评论:0
    2022-05-17 13:36
  • 余自髫龄就学以来,即酷爱唐诗宋词,每见名家大作,辄吟诵不已,默记在心。久之,古人意境勃勃然冲动于内,眼前景物欣欣然诱发于外,胸次沸涌,似有不可以已者。兴至笔随,偶而试之,差强人意,遂一发而不可收。然心..

    史外外史浏览:5639次 评论:0
    2021-01-30 22:13
  • 【编者荐语】热心文友王琴敏老师说:“ 桑聚宗老师对每一篇习作的评语都令人好感动。一个人能持之以恒,坚持认真品读每一篇文章,并做出精准、详细、真诚的点评,确实不易,这是对每一位作者的鼓励与支持。赠人玫瑰..

    依梦琴飞浏览:753次 评论:0
    2022-11-07 22:18
作者专栏
  • 12231

    注册时间:2023-08-29 21:23

  • 119119

    注册时间:2023-08-28 17:01

  • 18890283633

    注册时间:2023-08-18 18:22

  • 舒翠好可爱

    注册时间:2023-07-14 12:55

  • liuy

    注册时间:2023-04-13 17:11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