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分享
【华夏文明导报】李白真正的“故里”在秦安
2020-04-10 10:27:25 浏览:1056次 【

  以李白月亮文化为背景的2015年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于2015年9月27日晚8时,在四川省江油市举办。而据说今年秋晚在江油举办是因为江油是李白的故里。那么,李白的故里到底在哪里呢?


  提起李白故里,没有人不认为它在四川江油。每年那里都举行李白国际文化节,大打旅游文化牌,那座城市处不流荡着“李白气息”。现在,李白故里在江油的观点似已为海内外广泛接受,新版《简明大不列颠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有关李白条目,都明确表述李白是“四川江油人”。新版教科书《中国历史》也说:“李白,字太白,彰明人”(彰明即四川江油)。

  据赵亚辉博客提供,《人民日报》2002年8月10日曾有一文披露一重要细节,说1982年,江油很意外地收到了邓小平托女儿送来的亲笔题词,只四个字:“李白故里”。还说,邓小平写这几个字之前,和郭沫若有过一次谈话。这个故事的前半段绝对真实,因为这四个字刻成的碑就矗立在江油;后半部所谓与郭长谈后才写的这几个字,谈过没有,何时谈的,却无法证实,因为郭在此前的几年前就去世了。我认为,领导人题词是对历史人文古迹的倡扬和尊重,也是对主流看法的一种首肯,但是并不一定具有学术上的终极裁定权,尤其是面对复杂的历史疑案。例如现在就有这种情况,一位领导人在此地题了“羲皇故里”,另一领导人却在彼地题了“羲皇故都”,各题各的,并不奇怪。但不管怎样,小平题词是真真切切的存在,它还是大大增加了李白故里属于江油的权威性。一切都表明,李白故里在四川江油是铁板钉钉,任何人似乎都不应该有怀疑。


  然而,除了绵阳的江油,还有没有更有理由称为李白故里的地方?在这个问题上,有没有用现代人的强势话语不顾古人的陈述,不顾基本的历史资料的情况? 现今对“故里”一语的使用充满了歧义和含混,同时还暴露了长期以来掩盖的另一重大隐情,那就是真正的李白故里到底在哪里?

  有必要先澄清一下,到底什么叫“故里”?它是指一个人的出生地,抑或生活过较长时间的地方,还是原籍,祖籍,家乡?到底该选择其中的哪一样?前不久,一向较真的上海《咬文嚼字》杂志经考证后有文章指出,目前地方宣传中经常误用的词是“故里”,一些地方常常以号称某名人“故里”来吸引游客,理由是这名人曾在当地居住过。其实,“故里”专指其人的故乡,家乡,原籍,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地方。他的祖辈如果没有在此地生活过,他本人生活的时间再久也是不能叫“故里”的。文章还举例说,蒋介石曾长期居住在台湾,但有谁会称台湾为“蒋介石故里”呢?蒋故里还是浙江奉化溪口。“长期居住的地方”未必是“故里”,而“出生地”也未必是“故里”。比如一位外国孕妇,在上海旅游时生了孩子,难道上海就是这个孩子的“故里”?还说,他长期住过的地方应该叫“故地”,所谓故地重游;他长时住过的房子应该叫“故居”,所谓某某故居;但“故地”“故居”和“故里”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李白遗失之作载于清代编纂《古秦州志》
  我对《咬文嚼字》文章的煞费苦心表示理解,但它仍然无法解决李白的故里归属问题。如果“出生地”,“生活过较长时间的地方”,“先辈生活过的地方”,全在同一个地点,那当然不成问题;要是不一致该怎么办?比如,李白出生地一般认为是中亚碎叶,和祖籍陇西成纪不一致,那哪个是故里?祖籍陇西成纪和生活过较长时间的四川江油又不一致,那哪个是故里?

  江淹《别赋》云:“视乔木兮故里,决北梁兮永辞。”这可能是故里一词的最早出现。事实上,现在要给“故里”下一个无懈可击的定语不大可能,故里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观念,如果不钻牛角尖,并不难取得共识,它是对“根”的追寻和肯定。一个人,尤其一个古人,对自己故里的认定――尽管他不一定用这个词,最有发言权的只能是他自己。李白真正的、惟一的、被史书早就无数遍肯定下来的“故里”,只能是陇西成纪(现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秦属陇西郡,汉属天水郡)。
  我们在寻求着、认定着李白的故里,事实上,李白生前也一直寻求着、认定着他的故里,好像预感到他身后会被篡改似的;这两个“寻求”如果重合,自然无话可讲;如果出现了两个故里,那应该肯定哪一个呢?这就好像一个人说他的父母是谁谁,我们硬是不相信,偏要另外指认他的父母一样。在我们,也许认为李白故里是四川江油;但对李白而言,他不是不知道彰明,他在那里生活过,但他心目中的故里无疑是陇西成纪。这是他一再强调的,而且口气坚定,从不含糊。我们在确定李白故里时,究竟是认同历史上李白本人的认定,还是把李白撇在一边,不听他的,坚持我们认定的四川江油呢?

  在确定李白故里的问题上,要不要尊重李白个人的意见?如果李白明白不过地表示了对自己祖籍的确认,我们由于理解的原因,由于利益的原因,由于现代人的自以为是的原因,硬是不承认,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样做对吗?这是对李白的尊重吗?


  还是让我们看看李白自己怎么说的。李白诗文中有三篇非常明确地陈述了他的家世。《与韩荆州书》说:“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赠张相镐二首》其二云:“家本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苦战竟不侯,当年颇惆怅。”《上安州裴长史书》说:“白本家金陵,世为右姓,遭沮渠蒙逊之难,奔流咸秦。因官寓家,少长江汉。”这后一条里,“本家金陵”与“本家陇西” 似乎矛盾,其实此处“金陵”所指乃是西凉“建康郡”,即指今甘肃兰州一带。

  考之史料,《晋书?武昭王李玄盛传》有如是记载:“武昭王讳日高,字玄盛。隆安四年(400年),为群雄所奉,遂起霸图,号凉公,于敦煌、酒泉坐定千里。其子李歆继立,攻沮渠蒙逊,败死。弟恂继立,沮渠破敦煌,恂死,国亡。”这就是发生在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的“沮渠蒙逊之难”事件。“本家金陵”已为研究界澄清了。总之,李白自认陇西成纪人,再清楚不过。李白还喜欢自称“羲皇人”,所谓“学道三十年,自言羲皇人。轩盖宛若梦,云松长相亲。”“清风北窗小,自谓羲皇人。”“羲皇”就是被史家尊为“三皇”之首的伏羲,传说他生于陇西成纪。

  我们再来看看公认的权威性文献怎么说。李阳冰《草堂集序》,魏颢《李翰林集序》和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都是李白在世时或去世不久时的人留下的文字,史料价值极为珍贵,它们无不证明李白生前所述“家本陇西人”,即陇西成纪人是真实可靠的。李阳冰《草堂集序》云:“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九世孙。蝉联圭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魏颢《李翰林集序》云:“白本陇西,乃放形,因家于绵。身既生蜀,则江山英秀。”李白死后五十年,范伦之子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云:“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绝嗣之家,难求谱牒。公之孙女搜于箱箧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数行,纸坏字缺,不能详备。约而计之,凉武昭王九代孙也。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流离散落,隐姓易名。故自国朝已来,编于属籍。神龙初,潜还广汉,因侨为郡人”云云。


  说来可叹,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十一月,李白一病不起,他在病榻上将自己的诗文草稿交给其从叔――刚刚任满的当涂县令李阳冰编辑,后李阳冰将其诗文辑成《草堂集》十卷,并为之作《序》,这就是著名的《草堂集序》。阳冰在《序》中说他“临当挂冠,公又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予为序”。其中,“枕上授简”一语何其悲凉!试问,枕上确定的“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一语是什么意思,难道还不足以说明李白的真正故里何在吗?

  是否尊重李白个人意见,是李白研究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郭沫若写于文革时期的《李白与杜甫》,受当时扫荡一切,目空一切的风气影响,不断指斥李白“不外是以势利眼光在看人说话”,“看来是李白本人或其先人所捏造,目的就是抬高自己的门第”等等,现在已被诸多研究家的考据证明不对。李白并没有说假话。李白家世研究中目前还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如李白到底出生在哪里?如李白究竟是李广的、还是一向讳言的李陵的多少代孙?如李白五岁到四川,到底是从哪里到的四川?从碎叶到江油,天水秦安作为丝绸之路是必经之地,又是他的故乡,他不可能不随父经过;当时陇西成纪的地理条件不比江油差,逃难而归的李客何以不在必经之地的故里停留呢?谁能肯定李客、李白就没在秦安停留过、生活过?天水南郭寺卧佛殿院中舍利塔顶原嵌一小石碣,上镌李白五言律诗一首:“自此风尘远,山高月夜寒。东泉澄澈底,西塔顶连天。佛座灯常灿,禅房香半燃。老僧三五众,古柏几千年。”此诗不为任何诗集所载,李白是否到过天水不由令人悬想?还有,李白醉草赫蛮书被考证确有其事,但他是在哪里学的蕃文呢?不管怎样,李白作为陇西成纪人,却始终如一。
  事实上,结论已经再清楚不过,李白真正的故里在甘肃秦安!至于四川江油,正如有的学者早已经指出的,它只能是李白的第二故里。
    来源:华夏文明导报(2015.10.1A4)/ 作者:雷达

全部评论(0)
  • 在中国,酒文化由来已久,“无酒不成席”约定成俗,成为一种礼义的传承。不论婚丧嫁娶,一年四季八节,酒是老百姓餐桌上的必可少的主角!每逢过年,家家必备之品,迎来送往。烟酒不分家,这冤家对头常常聚在一起庆祝..

    郭明祥浏览:1680次 评论:0
    2021-01-08 22:23
  • 梦香飘一瓣(二)生活感言:1、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脑子越用越灵。以写作文为例,你越写越会写,下笔万言。越是不动笔,越是不会写,就越感到笔重如山,一言难成。越是写,智慧与灵感相结合,就越会像长江..

    依梦琴飞浏览:703次 评论:0
    2022-07-30 22:49
  • 编者按:近日,甘肃籍著名作家叶梓的散文集《陇味儿》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发行。这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呈现甘肃美食的一册散文作品。作者以天水、平凉、兰州、白银等甘肃各地市为经,以浆水面、麻食、驴肉..

    王托弟浏览:719次 评论:0
    2022-08-31 23:10
  • 萍缘风水游记三则壬寅岁冬十月某日清晨,同刘邓王三兄,驱车千户乡,途经杏树湾风景区,拍照合影,逗留片刻。后至预约某村落,刘姓家小憩,共进早餐。适间闲话,主人问我阴阳二宅吉凶事宜,设如宅运安排不当,或于某..

    萍缘堂诗画浏览:489次 评论:0
    2022-11-24 22:55
  • 为了表示对千户梁和云雾山的尊敬和仰望,我决定不再让这些微不足道的文字分行了甚至标点符号也无所谓了初次到千户的人总是会被这个奇怪的名字抓住,究竟为什么叫千户呢?据考证千户在古代是一种武官的名字。古道之上..

    仙岭渔父浏览:1607次 评论:0
    2022-05-27 23:19
  • 制止餐饮浪费倡导节俭新风宣传标语口号1.珍惜粮食 从一餐一饭做起2.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3.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4.俭,德之共也 侈,恶之大也5.从我做起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6.浪费可耻 节约为荣7.一粥一饭 当思来之..

    莲子青浏览:3410次 评论:0
    2021-11-28 22:59
  • 老五横卧在炕上,面色铁青,一言也不发,他心里憋着一肚子气。一想起白天发生的事情,他就恨不得一下子跳起来,跑到村长家狠狠地把他臭骂一顿。谁叫他吃饱饭,多管闲事了。村子里那么多大肚子,为啥偏把那帮“豺狼..

    翰海潮浏览:1458次 评论:0
    2022-04-08 00:32
  •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活的熠熠生辉,但一个人完全可以让自己过得有意思。无数个有意思的日子加起来,便是有意义的人生。光阴自有琉璃色呵。|或惊喜,或震撼,或愤怒。点点滴滴,以或明或暗的方式解构岁月,使平淡的光阴..

    王托弟浏览:1364次 评论:0
    2022-05-22 00:49
  • 和托弟相识已经很久了,久得都不知道哪年哪月哪日了。只记得那时刚踏进文学圈,每天混迹在各个写作QQ群里,见缝插针、偷师学艺,学会了投稿及各种文件的写法,也结识了很多文友,都是一些对文字很痴迷的家伙,三句不..

    王托弟浏览:6661次 评论:0
    2022-05-17 00:05
  • 阳春三月,秦安县郭嘉镇邵咀村至兴国镇庙嘴村绵延30公里的葫芦河两岸的山川大地上,桃花烂漫,姹紫嫣红,繁华似锦,春意盎然,构成了一幅美丽壮观的风景图画。秦安县属陇中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土层深厚,光照..

    向阳花开浏览:1573次 评论:0
    2020-04-10 15:33
  • 雪又下了一夜,皎洁如月般地渲染着沉静中的年。年三十,抢花集。一年中的最后一天。无论冷暖与天晴否,这天都显得比较忙。除了留在家里准备年饭的,几乎都是母亲。其他人都去集市。这是一年中最后的集市,短暂且热闹..

    游散诗人浏览:2103次 评论:0
    2021-11-23 13:11
作者专栏
  • 12231

    注册时间:2023-08-29 21:23

  • 119119

    注册时间:2023-08-28 17:01

  • 18890283633

    注册时间:2023-08-18 18:22

  • 舒翠好可爱

    注册时间:2023-07-14 12:55

  • liuy

    注册时间:2023-04-13 17:11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