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分享
王托弟|北京的秋
2022-08-31 23:17:05 浏览:857次 【

在办公室呆的时间长了,对季节变幻变得很是迟钝。本以为夏天还没过去呢,突然间,却是深秋时节:银杏树叶已然灿黄。


在北京的四季里,我最喜欢秋天,特别是深秋。


看天高云淡,月明风清,一切都呈现出恬静之美,像位沉着优雅的妇女,知性且不张扬,华丽却不肤浅,既是练达的也是灵动的。


京城的秋季,没有什么比银杏树更接近这样的女人了,更能表象秋天的魂魄了。


从十月下旬开始,秋风一起,大街小巷里的银杏树,就像灯一样,“刷”地一下全被点亮。中秋时分,还有鲜亮的绿叶镶着黄边的,但将近暮秋,所有的银杏树叶就通体黄成一片,阳光一照,明媚到晃眼。


如果遇上蓝得没一点儿渣滓的天——近几年这样的天在北京并非很难见到——真是明快到人心里去了。这时,大片大片的柠檬黄,在阳光的映照下,似乎要把这个世界用深情给淹没掉。



漫步在一片暖意的柠檬色中,梦幻般的感觉会让人沉醉不已,令人不禁感慨:真真是时光眷顾了万象,唯草木回馈以温柔,所以,四季流转,绚烂如此。


寻遍京城,没有一种草木能像银杏这样把这个季节诠释得这般到味、尽兴、彻底。


杨树色调黯淡了些,柳树还没黄透就凋零了,松柏青中泛着棕色,爬山虎大概是褐色的,梧桐叶很是灰暗;槐树倒也金黄,但并不通透;花草和果树就不用说了,它们最美在春天,到秋天色泽太杂无章……细数一番,在京城,银杏的美在秋季是独一无二的,让人置身其间不想出来。


来京十年,银杏之于秋天的美,直到2014年才发现。


那年,APEC已结束,“北京蓝”还在继续。一天,满怀心事地来到在亦庄桥附近的公园里漫步,被前面一片银杏树林所震慑。置身其中,顿觉天地一天。金黄的树叶好像童话,铺天盖地,弥漫了视线,风轻轻一吹,落叶宛若遇见久别重逢的爱人,以翩跹曼妙的身姿吻向大地,继而,满地金黄,甚是惊艳。


那天,捡起一把又一把银杏树叶,装满了两个衣兜,直到返回,也不忍撒落。它们,承载着我对岁月和爱情的眷恋,仿佛一个我此生历经千里跋涉苦苦追寻的美梦。


也就是从那天开始,整个秋天就成为我的一个梦,而金黄便是梦的模样。每每想起它、看到它,就有梦想近在咫尺的感触,以为时光未曾被我蹉跎,爱情未曾被我辜负。


诚然,梦毕竟只是个梦,在通往现实的途中,定然少不了破碎、违和与错觉。但无论如何,怀揣一个梦,并沉醉其中,尽管实现不了,过程也是幸福的呵。


今年,秋天尚远就已做好打算:只等银杏叶黄,定要好好赏玩一番的。可是,因自秋初,工作、生活便充满了慌乱,如此简单的愿望却没能早早实现。


十一月初,京城的第一场雪早落。下午,雪停了,地面是白的;往上紧接着便是斑驳的黄,黯淡的绿;再往上,则是清一色的银灰。


大自然就是这样,不问世人意欲为何,该来的总如期而至。


京城的暮秋,美得如此忧伤。


坐在公司大巴,想着跟工作、跟爱情、跟人生以及跟宇宙有关的困境,又想到迩来焦忙的日子,心也跟着黯淡了下去。


就在这个时候,道路两旁的一排排银杏树闪耀夺目,有后退而去的,但也有紧随而来的,一望无际。霎时感觉,虽觉去年的愿望被忙碌的生计淹没,实现得晚了点,但总不至于破灭,总归是庆幸的。


看着这个沉甸甸的季节,霎时,感觉人生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就像这一片金黄,就像这满目秋色,是绽放后的沉淀,稳稳的沉淀。


虽然感觉“冷清秋”这样的字眼很唯美,但我对秋天的所有感触里没有一点悲凉,仅有的,只有静美。


泰戈尔在他的诗集《飞鸟集》中写到:Let  life be beautiful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郑振铎将此句译作: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其中,“静美”一词,乍一读来好像蕴含无限悲壮的美好,让人感伤、惆怅、凄美;仔细品味,则是安静,坦然、美好。


诚然,在永恒面前,一个人的生命稍纵即逝。但世间万物,无不宛若一朵朵灿烂、奔放的夏花,努力着,挣扎着,盛开着,迎着阳光和雨露,绽放出绚烂与力量。唯此,当草木临秋,面对生命的终极自然返归,便能静穆,能恬然。


人生,也要努力绽放,当叶落归根时却不必轰轰烈烈,只要像秋悄然落地,没有悲哀和畏惧,也没有太多奢望,更不会显得消极,一切都平静自然地进行,就像这一树银杏金黄,虽是季节末处,却向世人展现出最美的华章。


如此一想,心就安稳许多。

作者简介

72_20220522005450747c5.jpg

王托弟,笔名潘小笛、牧笛,80后,甘肃秦安人,现居北京,从事法律工作,业余爱好写作,现为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散文集《回不去的故乡》、《黄土地的女儿》。


全部评论(0)
  • 麦儿黄,心儿慌旋黄旋割,杜鹃声声忙清晨曦,沃野尽带黄金甲人磨镰,披挂上阵马蹄扬过二日,农人喜天下粮,已满仓三秦麦儿欢收麦一词,划开了儿时的记忆,陕西雍地的农人,一般在四月中旬开始准备夏收农具,父亲从堆..

    郭明祥浏览:2104次 评论:0
    2021-01-23 16:36
  • (一)家乡对面十余里的东升村棱杆组常举办庙会。居住的小庄与棱杆仅相隔一条沟谷,平时一抬头就能瞧见棱杆的全貌,何况每次唱戏时震耳欲聋的铁炮声传彻山谷,周围十里八乡的村民自然知道唱戏的消息。寂静的乡村顿时..

    王托弟浏览:1049次 评论:0
    2022-07-31 23:52
  • 一在秋雨里思念,在长安的雨中等你,等落叶写满思念的诗行,滴滴雨水洗礼出你俊美的模样,诗行如雨,窗外风景依旧,秋颜早早爬上你的枝头,翠绿泛黄叶,褐色,再等秋色雾重时,藏着娇羞的红颜躲进雾中,裹着白纱般晨..

    郭明祥浏览:2874次 评论:0
    2021-02-19 13:08
  • 是啊,这该死的疫情!你对我来说一点都不陌生或者说一点都不新鲜,我对你的了解虽说不上有多么的深刻,但也并非像当初那般流于肤浅。其实,早在三年前,我就已经认识了你!怎能忘记,三年前的那个万家灯火过大年的前..

    知音情怀浏览:358次 评论:0
    2023-02-04 08:59
  • 我的家乡在天水,这里盛产苹果。 我小的时候,我们村庄周围的苹果树不是很多,但姨姨家却种着几十棵苹果树,每当他们家收获了苹果之后,总是给我们家给些。母亲把它们放进一个箱子里,每当哄我的时候,她就拿出一个..

    南坤浏览:1120次 评论:0
    2020-04-10 11:17
  • 浏览一些网络平台,常常看到关于写作的话题,的确现在很多手机APP可以直接发文,可以说现在是全民写作的最好时代。我是从2016年开始连续写作,算起来有三年时间。没有通过写作实现什么荣华富贵,但是我实现了从0到1..

    王托弟浏览:286次 评论:0
    2023-02-26 23:28
  • 初秋的天气中依然残留着些暑气,阳台上的花儿被晒得无精打采,她们疲乏地耷拉着脑袋,脖子弯的像个暮年老妇,让人看着怅然心疼。 突然,接到了一位美女的电话,她说要来看我,我欣然答应。不一会儿,她到了,我奉..

    紫墨浏览:723次 评论:0
    2022-08-29 22:42
  • 2023年,农历兔年的春节,在历经了三年来的各种担心和困惑中,在已经习惯了回家报备,出门核酸,到处扫码的木讷中,在口罩半遮半掩,囊中羞涩却归家心切中,悄然而至......庆幸的是,自12.8以来,亲历身边熟悉、不熟..

    安小斌浏览:433次 评论:0
    2023-02-12 23:41
  • 又一次,我遥望着星空,这片神奇的天宇。 没有了俗世的喧嚣烦琐,我的多少忧郁,都消融在这片灿烂的星空里了。 在这片美好的星空里,没有欺骗,没有虚伪,我也不再需要强装欢笑,我的心自由地飞翔,温柔的星光,是..

    南坤浏览:1041次 评论:0
    2020-04-10 11:10
  • 月是故乡明文/知音情怀又是一年中秋节,又是一朝月圆时。在这么一个美好而又寂静的夜晚,但看一轮明月悄悄地爬上围墙,越过枝头,镶嵌在浩瀚的深邃的夜空,将那无边的如水的光华亳无保留地倾泻在这片苍茫的大地上,..

    知音情怀浏览:588次 评论:0
    2022-10-18 23:37
  • 2021年5月1日,天水,晴,阳光极好!怕路上堵车、景区排队,恣意享受了5.1假期的第一天,二十六七度的阳光透过阳台斜斜的照在客厅里,窝在沙发上“葛优躺”,瞅着电视里各地蜂拥的人群,研读着“旅游达人”们津津乐..

    安小斌浏览:403次 评论:0
    2023-02-12 23:56
  • 萧河村离我家有三四十里远,记忆中是很遥远的,却是我少年时代的乐园。萧河村,顾名思义,有一条河流过村前,河的对岸,有几里宽的平地,载满了果树,再过去,就是陡峭的高山了,山中有一条沟,我们都叫它萧家沟,郁..

    南坤浏览:845次 评论:0
    2020-04-10 11:09
  • 生活在岐风西宝北线两岸的人们,都听过老人们一辈辈,一代代口口相传的一段故事。话说秦始皇为了江山万代,挖一条从凤翔到咸阳斩龙脉的壕沟,特别是凤翔到岐山这一段,沟深几百米,宽约千米,沟内不知年代,我们的先..

    郭明祥浏览:803次 评论:0
    2022-11-19 08:48
  • 2022年已经过去了,2023年已经悄然来临。回首这过去的一年,便纵有万千言语,也一时不知从何说起……这一年,有病床前亲者的贴心陪护,有遥夜里斯人的溘然长逝。都说来日方长,却不知来日是晴空万里还是云雾茫茫?都..

    知音情怀浏览:364次 评论:0
    2023-02-04 09:14
  • 春华秋实何宗泽“春华秋实”这个词,要不是八八年在“天水市第二师范”母校给予我认识她并将一生刻入骨髓的机会,说不定这一生与“春华秋实”无缘也不是没有可能。八八年九月初,进入“天水市第二师范”时间不长,不..

    山柳浏览:599次 评论:0
    2022-12-14 22:02
作者专栏
  • 12231

    注册时间:2023-08-29 21:23

  • 119119

    注册时间:2023-08-28 17:01

  • 18890283633

    注册时间:2023-08-18 18:22

  • 舒翠好可爱

    注册时间:2023-07-14 12:55

  • liuy

    注册时间:2023-04-13 17:11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