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分享
马世雄|孟东花老师——我心中的明灯
2022-10-31 23:12:43 浏览:507次 【

古时,司马光曾说过:“经师易遇,人师难遇。”近代,斯大林又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我说:“老师是全世界最伟大的职业,他们肩负着全人类的希望。”在我的学习生涯中,有这么一位老师是我心中的明灯,指引着我前进的道路,令我终生难忘,那就是教我们初中语文的孟东花老师。

孟老师身材高挑,不胖不瘦,皮肤白皙,瓜子脸,戴一副黑框眼镜,常带微笑,看上去很有亲和力,是一位有着二十年教龄的优秀女教师。她喜欢文学,曾发表过多篇文章。看她自己的介绍,那就是喜欢用简单的笔墨传递真善美。闲暇时,我总爱在百度上搜集一些她的文章细细品读,越读越对她油然而生敬意。

孟老师十分喜欢阅读,书对她来说,不是高尔基的台阶,不是莎士比亚的营养品,而更像一个没有进餐的流浪汉刚拿到手的一块面包。但语文老师不仅要备课,批阅作文等,还要照顾两个孩子,每天往返于学校和家庭这两点一线中,很难抽空读书。有一次,我看见语文老师在教室里看书。读完书的她神采奕奕,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挂在嘴边。那个时候的孟老师,浑身好像散发着一缕书香气息,恰如一株康乃馨,有一种优雅而独特的气质。

孟老师不仅自己喜欢读书与写作,更常常强调让我们多阅读,多练笔,多练字。从她给我们教语文的第一天至今,她督促我们天天坚持写日记写读书笔记并天天练一页字。她常给我们说:“读书滋养底气,写作造就灵气。而字是人的第一脸面,故要练好。”她常把我们学生作文本上写得潦草零乱的作文撕掉让我们重写,若第二遍仍乱,又撕掉,直到工整规范了才行。因此,我们写作文时绝不敢马虎,一个比一个写得工整美观。

我们三班整体学习实力不太强,因为小升初时,班上好几个前几名的同学都转走了,而错字连篇的学生很多,正可谓“尖子不尖尾巴大”,这导致我们班各科总人均分常排全年级倒数,但语文老师没有放弃,我们没有放弃,八三班没有放弃!

平时,孟老师都提前精心备课,并准备好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和课文视频朗诵,还让学生来个课前三分钟的才艺展示,比如读作文、念日记、讲故事、做演讲,写名言、猜谜语、玩游戏、唱唱歌、跳跳舞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让语文课丰富多彩,富有趣味。她在每节课上都讲得仔仔细细,单怕漏掉哪个考点小细节。考试前,老师带着我们训练各种题型,然后纠正错误,加强弱点、难点和重点。一遍,两遍,不够就三遍。连续几节课下来,讲得语文老师扶腰锤背,声音愈加沙哑。可是当孟老师看到对知识满含期待的一双双纯真眼眸时,她原本宏亮的声音就更加宏亮了。台下的学生,眼中更加朦胧。桌上,是被泪水打湿的课本。

那段日子的语文老师,好似一只雪兔子,再差的环境,依然咬牙扛下。当有的同学不会背诗文或没及时完成作业时,孟老师并没有劈头盖脸打骂他们,而是耐心劝导,并让他们当着全班学生的面保证何时能背会,能补完作业,且缺一补二。那些学生在众目睽睽下保证后,往往很快会完成他们的承诺,学习越来越进步了。孟老师还时常鼓励那些成绩很不理想的学生,一旦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她就大加夸奖:“看你多棒,大有发展潜力,只要争分夺秒学,就能取得好成绩!”

孟老师的一再严抓紧促下,我们班的语文成绩越来越好,在期末的统考中,已从刚入校的全级倒数第一来了个360度的大转弯,一跃而位居全级第一。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每每看到发下来的作文本,我总是不由得感动。作文本上,每一个错字都被孟老师用红笔圈了出来,每一个不恰当的词语都被标了出来并作了纠正,每一篇作文后的评语,都要写好几行甚至大半页。那一笔一划中,是孟老师倾注给我们的关爱;那一撇一捺里,尽是孟老师对职业的恪守。

记得有一次,我崴了脚,请了假在家休息,十分孤独。这时,孟老师给我打过来一个电话,问我脚怎么样了。当时,我特别感动,因为我听说当时老师要写一份材料,时间特别仓促,甚至要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去加班。但孟老师却在百忙之中询问我的病情……之后,只记得那天的语文作业,我写得特别认真。

前段时间听说语文老师要搬宿舍,“孟老师,我们帮您搬吧!”全班同学都自告奋勇,主动去帮孟老师。其中有一张办公桌特别沉,由七八个同学抬着。下楼梯时磕了,撞了,我们咬牙忍着。 尽管撩起衣服,净是伤疤淤青。就这样,同学们从旧宿舍四楼搬至对面新教师宿舍五楼,跑了一趟又一趟,累得腰酸腿疼,满头大汗,但没有一个中途偷懒的,直到把所有的东西搬完并摆放好床、桌、柜等物品后才离开了。不为什么,我们只是想帮助我们敬佩的语文老师。


孟老师,您是我心中永远的一盏明灯。初中生涯中,感谢有您陪伴和指引。今日之恩,他日我定当涌泉相报。愿,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指导教师:孟东花


孟东花老师寄语:    

此文如一树花开,让老师的心滋润着,明媚着,感动着!世雄同学,稳居全班第一的你,不仅仅聪明勤奋,积极上进,更热心友好,重情重义,知恩图报!正因为有一届届你们这么温暖的学生,老师甘愿在三尺讲台上坚守一生,永葆初心,默默付出,尽心做好阳光下这份很有意义的工作,从青春到白发。这是责任,更是良心。

作者简介

马世雄:秦安县王尹中学学生,喜欢各种球类,如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等。闲暇时,也爱下象棋。座右铭:当你满眼都是追求卓越的字样时,便也没理由落后了。


全部评论(0)
  • 杏儿是龍原家乡很普通的一种水果。五六十年代,苹果树还没发展起来,杏树便是农村更多的果树。每到阳春三月,杏花开遍了村庄,开遍了山头,有粉红的,也有雪白的,同翠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山村最美的春景图。杏儿随..

    依梦琴飞浏览:720次 评论:0
    2022-08-26 17:22
  • “吱呦……咣!”大门推开的瞬间,家畜们都知道:有吃的了!院子里的鸡扑棱着翅膀,“啪啦啦”地飞奔而来,知道它们有吃的了。几掬掬麦子“哗哗”地抛向院中,鸡啄小麦的“咚咚”声此起彼伏。后院窑里的老牛也不安分..

    王托弟浏览:757次 评论:0
    2022-09-01 23:07
  • 那是七十年一个很平常的农家,姊妹们四个,父亲,终年在生产队劳动,挣不了多少工分,母亲有时去,有时不去,姐弟四人真是忙里忙外。日子总是过的紧巴巴的,最难熬的也就是年关,我却很高兴,一年到头因为能吃到白面..

    郭明祥浏览:3106次 评论:0
    2021-02-13 23:27
  • 夕阳西下,羊肠小道上,父亲戴着一顶破草帽,手挥一根长长的羊鞭,背着满满一背篓羊草,赶着几十只羊蹒跚而行。偶然,天空有一只鸟儿飞过,父亲抬起头,看到它眼中苍凉的寂寞。 ——题记 了解父亲的人,都知道父亲最..

    依梦琴飞浏览:3462次 评论:0
    2021-01-10 22:30
  • 随心随意皆自然——再一次关于点赞之碎碎悟上微信之初,总爱发点生活琐碎,引来一片连赞,心里甚为愉悦。随着微友数量的不断增加,当几百乃至上千人时,感觉一些赞很真诚,一些赞很随意,一些赞很礼貌,一些赞也很微..

    鸟栖秦州(天水徐翔)浏览:1832次 评论:0
    2022-05-18 23:07
  • 中考加油,那些乘风破浪的学子们文/知音情怀人生充满考试一年一度的高考的大幕还没有完全拉上,中考的大幕又已经徐徐开启。今天,天水市80000名学子浩浩荡荡奔赴中考考场,参加九年义务教育之后的第一次重要的人生赶..

    知音情怀浏览:969次 评论:0
    2022-06-27 22:10
  • 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因“献寿仙子”麻姑而得名的夫家麻城,素有杜鹃花城的美誉。和老公相识十年有余,期间来过两次麻城,因都在春节,兼之来去匆匆,故而虽对麻城四月的杜鹃久有耳闻,却始终未能目睹其芳容。作..

    王托弟浏览:1805次 评论:0
    2022-09-03 15:20
  • 憨娃(一)憨娃都四十多岁了,可别人还是叫他憨娃。不但大人这么叫,就连巷子里四五岁的孩子也这么叫。我第一次见憨娃,是在2005年底的寒假。那年,我刚考上大学。从北京回秦安老家时,先要到天水市里。我姐姐住在市..

    王托弟浏览:380次 评论:0
    2023-02-13 17:11
  • 庄稼的颜色陆东江上邽的秋天,菊花出尽了风头,野菊花或黄或紫,委屈在荒坡垅头,已经不是显眼的风景,大片大片人工栽种的商品菊和观赏菊独领风骚,被游人快手收藏,抖音转发,无形中香飘万里,美誉远播。这个季节的..

    山柳浏览:642次 评论:0
    2022-12-07 23:11
  • 春华秋实何宗泽“春华秋实”这个词,要不是八八年在“天水市第二师范”母校给予我认识她并将一生刻入骨髓的机会,说不定这一生与“春华秋实”无缘也不是没有可能。八八年九月初,进入“天水市第二师范”时间不长,不..

    山柳浏览:601次 评论:0
    2022-12-14 22:02
  • 我家前后总共养过两头驴,两头驴都是灰棕色的。而且颜色越长越像,因为它俩是母子!驴一年四季的主食是干麦秆。用特大的铡刀把麦秆铡成一拃来长的短节就成了驴的草料。给驴铡草是一项大工程,每次铡草都是爸爸、哥哥..

    鸟栖秦州(天水徐翔)浏览:1071次 评论:0
    2022-07-13 23:02
  • 晨曦中的故乡,像一个酣睡中的婴儿,那么安静,只有早班司机懒散地按着喇叭,招引顾客。我站在西关桥头,贪婪地吮吸着故乡清新的空气,心里极不情愿地、默默地祷告:暂别了,故乡。我深爱的故乡,让我魂牵梦绕的故乡..

    王托弟浏览:411次 评论:0
    2023-02-20 23:27
  • 夜半,我听不见黄河的水声,也未能留得住西秦宫城角滑落的余晖,仅有的视觉的残痕,均被这突如其来的雷雨搁浅,纷飞的雨滴虽然缺少着滂沱的修饰,却依然而然的竞相漫舞,真有些迫不及待之感。一嗖嗖清凉不时袭来,..

    风临雨岸浏览:745次 评论:0
    2022-07-20 13:14
  • 心 儿 永 系泥土 ——简评魏宗儿童诗歌创作 大地湾文学月报社社长/赵三娃 “我愿做一个平凡的人,可不愿意平庸一生。”这是魏宗老师与我深夜促谈时给我上的第一堂印象课。 正如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刘育贤先生在以..

    赵三娃浏览:1245次 评论:0
    2020-06-08 12:19
  • 这是一个冬季的黄昏,落日挂在兰大二院大楼的尖顶,黄河风情线上成行的柳树黄叶飘零,行人熙熙攘攘,我和刘君前来领略中山桥的沧桑雄姿。沿人行道不远,就到南桥头的左侧,有碑矗立,二龙戏珠的浮雕碑头,憨态可掬的..

    天马萧萧浏览:3155次 评论:0
    2021-01-30 15:00
作者专栏
  • 12231

    注册时间:2023-08-29 21:23

  • 119119

    注册时间:2023-08-28 17:01

  • 18890283633

    注册时间:2023-08-18 18:22

  • 舒翠好可爱

    注册时间:2023-07-14 12:55

  • liuy

    注册时间:2023-04-13 17:11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