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分享
郭明祥|西宝北线官路沟
2022-11-19 08:48:24 浏览:803次 【

 生活在岐风西宝北线两岸的人们,都听过老人们一辈辈,一代代口口相传的一段故事。

话说秦始皇为了江山万代,挖一条从凤翔到咸阳斩龙脉的壕沟,特别是凤翔到岐山这一段,沟深几百米,宽约千米,沟内不知年代,我们的先人凿有窑洞。还有狼窝,民国时藏过土匪,两岸人往来走亲戚穿沟而过,满沟疯长着荆棘植被和槐树林,荒了几个世纪沟地,无人耕种,偶有低水潭处疯长秦人独特符号——蒹葭。沟壑南岸有条官道,当地人称官路,也就是官家的路。官府在此恭迎、饯行朝廷官员的地方。“官路”傍曾经有“打更房”“接官亭”等古建筑。是华夏文明与印度、西亚、北非和希腊五大古代文明在这里交织荟萃重要通道。使东西方的优秀文化,兼收并蓄产生了重要作用。

 这条官路途经是广袤富饶的关中大地,是西域人热切向往之路。也是通往中原内地的必经之路。一路秦汉风物人情,展示是不一样的华夏盛世风貌。(官路)官道是秦汉时一个时代像征,就好似是我们现在修的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

 这条路从秦代就是官家驿道,到了汉唐就是著名的丝绸古道,是中亚西域,波斯人和汉人互通往来之路。汉武帝时,霍去病以及征西将士们饮着西凤酒从曾多次击败匈奴途经之路。据《凤翔县志》载:从汉高祖至文景帝,曾19次在雍城举行祭祀活动,百官与墨客途经此路。

《汉书》、《史记》的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正史,唐肃宗在雍城继位, 唐代吏部裴侍郎送波斯王子回国,唐玄奘西游问佛之路。宋东坡雍水改道沟。以及波斯人商贾骆队都在这条道上行走,清朝之前唯一西南通道,南可越秦岭,西去西域的必经之道。也是近代彭总指挥扶眉战役必经之路。

 随着朝代更叠不断的相互征战与吞并,一条可以让男人驰骋沙场、纵横捭阖、建功立业的沙场之路,西域人的苜蓿、葡萄、胡萝卜,胡基等,与中原瓷器,茶叶,丝绸等。让女人胡旋舞蹈、楼兰美貌、女儿国度的梦乡之路。三千年来,官路两岸的人走着这条“官路"传播华夏文明!

 岐风段路沟相依,长约五十公里,我们村居岐凤之央。两岸村子人来往必须穿沟而过,沟里有一道著名的坡叫沙岗坡,地势险要,常有狼出没,大人也要结伴而行,胆小的小孩一人不敢下沟,沟内多半是羊肠小道。女孩子常在沟楞楞地埂上挑小蒜,(野生蒜头,一味野菜)斜蒿草等野菜,常常望着对岸唱情歌或山歌之类,是一展歌喉的舞台。这里是男孩子们的“战场”常常让女孩子走开。说不定,那个媒婆油嘴滑舌一说就嫁到对岸,和对岸村里素不相识的小伙子相守一生。

 村与村之间以沟为界,也有部分沟段填平的土路,只能马拉车辆通过。沟窄处是两岸童年伙伴开仗的地方,“敌我予盾突出,”南北两个光耀的童年伙伴常常对峙,战火开起时,常用土块扔过来,掷过去进行决战。约战的,偶发的,从早晨、中午、有时晚上,故有“三大战役”之说,偶有头破血流之事,谁要是光荣的负伤,在村里伙伴之中的威望迅速提高,用现在话说叫涨粉,他成为十里八乡的名人,这位名人带你去到邻村看戏,看电影就没人敢欺负你了!

这条道就是现在著名的西宝北线凤翔到岐山段。后来时任横水人民公社的李志俊书记带领两岸社员,在农业学大寨的热潮中。将七沟八梁一面坡,见沟就平。这道有历史遗迹壕沟在轰轰烈烈大修农田基本建设的运动中填平埋掉,毁掉了我们在秦代一段灿烂耀眼的历史。虽说是传说,但这条不通泉水,不引河水,是条人工凿出的旱沟。两岸壁仞千尺,斧劈绝壁,据地理地貌推断就是秦遗存,就是这条和长城可媲美的遗产,堪称第二个万里长城,被哪个疯狂的年代毁坏,至今无法修复。

 据考证查资料,当年秦始皇在华夏大地多处挖斩龙脉壕沟,南方的江苏,安徽,湖南等地到处人为挖掘壕沟!如果关中岐凤这道沟还在,从历史角度它很有开发的价值,是历史活载体,活标本。

 如果在沟底可建天顶院,窑洞宾馆,构建一处周文化的礼仪传承的基地,将美食岐山臊子面,硬面锅盔等开成美食一条沟。将手工艺织布,六营泥塑,凤翔剪纸,岐山花馍。打造西府民俗文化一条沟,创建农耕文化根据地的典范!引周边市民夏天纳凉避暑,冬季热炕驱寒,感受山谷静谧,赏雪景,喝灌灌茶,沟内锦旗猎猎,追忆先民原始淳朴的生活方式,重振汉唐雄风民族风情的好去处。惜,填埋了的官路沟(斩龙脉沟),只有两则不到丈许一点残存遗迹。看来童年中的官路沟,只能活在我们这代人的记忆中!

 一条壕沟唱响了三千年的文明,历史痕迹沿袭了几个世纪的记忆。大秦精神亘古不变,凭着秦人剽悍的风骨和雄霸天下的气魄,开始了大秦六国梦的的峥嵘岁月。永恒的大秦遗脉,永远的西府精神!闪耀光华!

作者简介  

 郭明祥,1967年,陕西凤翔人,现居天水,作品散见《天水晚报》《天水周刊》《秦州文艺》《关山文艺》系天水市作协会员,天水市楹联学会会员,天水市诗歌学会会员,秦州区作家协会会员。


全部评论(0)
  • 在外面多年,我最牵挂的,还是家乡;最开心的,莫过于回老家过年。终于,在一个桃花盛开的时节,我回到了我的故乡,回到了我眷恋的家。我出生在秦安县一个山村里,从小在这里长大。在这片土地上,有我无尽的亲情与友..

    王托弟浏览:1027次 评论:0
    2022-12-18 23:05
  • (一)家乡对面十余里的东升村棱杆组常举办庙会。居住的小庄与棱杆仅相隔一条沟谷,平时一抬头就能瞧见棱杆的全貌,何况每次唱戏时震耳欲聋的铁炮声传彻山谷,周围十里八乡的村民自然知道唱戏的消息。寂静的乡村顿时..

    王托弟浏览:1050次 评论:0
    2022-07-31 23:52
  • 椐历法本月七日才立冬,冬的女儿雪,却火急火燎的4日夜闯入我的第二故乡天水。隔三季又相逢。一夜间如天使的羽翼,飘飞着鹅毛般身姿。飘飘洒洒,漫天飞舞。它虽没有华丽的外套,却是大地穿上最温暖的衣裳。虽然没有..

    郭明祥浏览:2767次 评论:0
    2020-12-28 22:24
  • 浏览一些网络平台,常常看到关于写作的话题,的确现在很多手机APP可以直接发文,可以说现在是全民写作的最好时代。我是从2016年开始连续写作,算起来有三年时间。没有通过写作实现什么荣华富贵,但是我实现了从0到1..

    王托弟浏览:287次 评论:0
    2023-02-26 23:28
  • 过日子冯茂林在我们农村,说谁谁谁会过日子,那是褒义词,是在表扬人家勤俭持家,会精打细算,有远见卓识。父亲是农民,他经常教给我一些农民的本事,有一年,我抱怨父亲麦子收割得太早了,籽粒没有饱满。父亲便一边..

    山柳浏览:505次 评论:0
    2022-12-03 14:13
  • 董家村是峡谷最大的村落。翠竹掩映鸡鸭人家。家家盖的仿古二层别墅,古色古香。村里一位六十五杨姓老汉,建有四间平顶屋,说他的儿子是村上的干部,建设新农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楼房平屋窗明宇净,设施现代,电器..

    郭明祥浏览:7662次 评论:0
    2020-12-14 10:19
  • 最近读《道德经》读到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忽觉感触颇深,那么如何在这滚滚红尘中守住那份心灵的“虚”和“静”呢?子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也就是追求「虚」,要达到极点,守住「静」..

    鸟栖秦州(天水徐翔)浏览:787次 评论:0
    2022-07-15 00:02
  • 最怕你寂寞,最怕你孤单——写给天下打工族文/郭明祥 贩卖四季,贩卖自由,贩卖性福,贩卖亲情,贩卖黄昏,结果,败给了岁月,输给了星光。这就是人生! 谁的人生不是琐碎的组合 。人生都不易,谁不图碎银几俩,..

    郭明祥浏览:1811次 评论:0
    2022-03-22 00:33
  • 儿子,其实你很棒——写在儿子十三岁生日时文/孟东花我可爱的儿子,冬去春来,不经意间,你已度过了十三个寒暑。多少回,你总说我太偏爱你姐姐,而不爱你。细细回想,妈妈骂你的次数的确远远超过了骂你姐。不是我故..

    依梦琴飞浏览:522次 评论:0
    2022-11-17 23:27
  • 在老家秦安吃“菜菜儿”,十有八九就是在过事情了。婚丧嫁娶,娃娃出满月,打墙修院,必须得做上两锅菜菜儿,老家人叫“滚”菜菜儿。一锅素菜,一锅荤菜浇头,再蒸几锅蒸馍,便把事情过了。大家肯定疑惑:“菜菜儿到..

    王托弟浏览:616次 评论:0
    2023-02-12 23:27
  • 盼望着,盼望着,西安第一场雪!姗姗来迟!静听落雪声,去炭市街找炭翁!讲长安故事!午时,饥肠辘辘,穿上羽绒服,出了楼道,满天飞舞的雪花承混荒之力,倾天而下,落肩上,落发上,落地上,遁地而去。不时撞击脸上..

    郭明祥浏览:1473次 评论:0
    2021-01-08 22:24
  • 倏忽在一个下午,小城秦安就一头踏进了冬天的门槛。吹面的是凉飕飕的北风,还有细细密密的冷雨,天阴沉着灰蒙蒙的脸色,记不清有多少日子了。行人裹紧身上来不及换掉的秋衣,弓着腰,步履匆匆,接打电话的手有些不听..

    天马萧萧浏览:4481次 评论:0
    2020-12-24 12:35
  • 又是一年母亲节,我却事不由己不能陪在母亲身边,这个缺席的节日,只能用文字把满腹的心事倾诉。一纸素笔,一段心绪,一份思念,一怀祝福!念,如风,拂过心房,缱绻的心事,羽化成笔下如许的祈愿,再次点亮心底..

    云淡风轻(王琴敏)浏览:3642次 评论:0
    2020-11-08 11:25
  • 一老家的年过得热闹又忙碌,温馨且自在,让人印象深刻,但最让我难忘的却不是这个年,而是与年并无多大关系的老家的热炕。“该睡了,灯光这么亮,这么刺眼,老爸怎么能睡得着呢?”当我看到老爸在用一只手遮住亮光睡..

    知音情怀浏览:759次 评论:0
    2023-02-04 09:21
  • 明天的土地谁来种文/郭明祥 难道农民天生种地,莘莘学子十年寒窗,鲤鱼跳龙门,农民企业家,还让他们回家种田吗,都知种田苦累,虽然说打工苦累但一月挣回四亩地劳动力价值。小麦的市场价低于区域最低居民保障月..

    郭明祥浏览:3016次 评论:0
    2021-09-02 23:11
作者专栏
  • 12231

    注册时间:2023-08-29 21:23

  • 119119

    注册时间:2023-08-28 17:01

  • 18890283633

    注册时间:2023-08-18 18:22

  • 舒翠好可爱

    注册时间:2023-07-14 12:55

  • liuy

    注册时间:2023-04-13 17:11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