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分享
袁海燕/回忆我的父亲
2023-02-12 23:08:51 浏览:346次 【

(作者父亲)


 (一)

我的父亲是千千万万个父亲中最普通的一个人。他一米六五的身高,黑瘦的身材,在人群中毫不起眼,但在我的心里父亲很伟大。 

小时候,村子里经常来讨饭的,父亲见不得穷苦的人,虽然他也很贫穷。每次有讨饭的,父亲总是把他们请到家里,让母亲做好吃的来招待。 

七八十年代,东北的物质生活比较匮乏,父母亲却拿出逢年过节才舍得吃的东西来招待那些讨饭的。我们姐妹几个是不允许上桌的;父亲说,家里有客人,小孩子不许上桌。

这个时候,我就非常不满,看着那些脏兮兮的讨饭人,盘腿坐在我家炕上大快朵颐,而我,只有垂涎三尺的份儿,我就经常跟父亲抱怨,说只不过一个讨饭的,还把他们当座上宾,给我都不舍得吃的东西都被他们吃光了。 

每每这时,父亲总是抚摸我的头,长长叹口气说:“这些人多可怜啊,他们背井离乡,流离失所,过着沿街乞讨的生活,我们只不过尽一下微薄的能力让他们吃一顿饱饭。燕子,记住爸说的话,不是你有能力了,才能去帮助别人,而是随时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当时对父亲的话不是很理解,后来,我上学了,读书认字了,才明白父亲话里的意思。

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没有能力,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一个人,但是在我的心里,父亲却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人,他善良,热心,谁家有困难他总是尽自己所能去帮助。 

(二)

父亲是村里唯一一个吃公家饭的人,他在镇上的中心小学上班。

那时候,我们村里没有通向镇上的客车,人们出行非常困难,有需要买的东西就让父亲帮忙。 

那时候,父亲每天下班回家,他的车把上都挂着给村民稍的东西。从村东头到村西头,二十多户人家,父亲像邮递员一样,自行车铃声一响,村里就热闹了起来,大家都出来接东西。 

母亲透过玻璃窗看着父亲无数次路过家门而不进,就一边纳鞋底儿,一边笑着跟我们抱怨:“你爸呀,对别人家的事比对自己家的都上心,我让他干点啥,他总是转身就忘,别人家哪怕交个电费,他都不忘。” 

是的,我为有这样一个父亲感到骄傲,哪怕是现在,他去世了好几年,每次回老家,村民还经常提起父亲,说他如何如何好,心系大家。我的两个舅舅,每次说起父亲生前对他们的好,就哭得就像个孩子。 

父亲去世后,我时常想起语文课本上的一句话,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说的就是父亲这样的人吧! 

(三)

上世纪八十年代,老师被称为“臭老九”,不光是教师地位低,工资也少得可怜。父亲所在的学校老师,经常求父亲去教育局反应情况,大家一致认为,只有父亲有这个能力。 

父亲不是领导,他在学校管理后勤工作,但是他跟领导熟悉,关系处的也好,领导见了父亲,都会亲切的称他为“袁老师”,对父亲相当热情。由父亲出面,县教育局领导非常重视这件事,他们在调查了解以后,我们镇一共十几个小学,教师工资都有所提高。 

吃水不忘挖井人,工资上涨以后,那些老师为表示对父亲的感谢,都来家里给父亲送礼,有的直接塞钱给父亲。但不管给什么,父亲都是那句话:“你们的心意我收下,东西和钱拿回去,我是不会要的!” 

我常常想,如果父亲是领导,他肯定会是一个一心为百姓,清正廉洁、两袖清风的好干部! 

2008年春节,父亲脑血栓住进我们县医院,那时父亲早已退休,但是曾经的学校老师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得知了父亲生病住院的消息,有好多老师自发去医院探望父亲,还有一些村民,都带着大包小包的礼物来家看望。 

看着前来探望自己的乡亲们,父亲撑起精神,跟他们谈笑风生,又热情地邀请村邻留在家里吃饭,临走时,让他们各自把礼物带回去。 

父亲就是这样的人,从来见不得别人给的一点好,一直以来,他默默付出,不问收获,无论是对家,还是对外人,父亲俯首甘为孺子牛。 

(四)

2015年3月30日,父亲在我姐姐家去世。

父亲去世以后,有很多人前来吊唁他,在他的灵前长跪不起,涕泪横流。 

前来参加父亲葬礼的人,有的连姐姐姐夫都不认识,说老袁人不错,活着时没少帮助过他们,那些事,作为家人的我们都不知道。可见父亲是一个非常有口碑的人。 

父亲是因为肺癌去世的,从检查出癌症到他去世,才二十一天,我们姐妹三个没有在床前照顾一天。因为我们被他表面的坚强所蒙蔽,一直以为他很好,哪知是他悄悄咽下所有的疼痛,强撑着坚强,不让我们看到他脆弱的一面。 

父亲走后,有很多人说他是吓死的,被癌症吓死的,其实,只有我知道,父亲怕的是什么。

父亲不怕死,更不怕什么癌症,他是怕给孩子们找麻烦,更怕自己的病是个无底洞:我们会为他花钱治病,还要花时间床前伺候他,这才是父亲最怕的事情。

父亲这人,从来都没麻烦过任何人,只有别人麻烦他。 

父亲只活了七十个春秋,无疑是短暂的一生。他没有文化,小学都没毕业,就连学校的工作,还是母亲让给他的。

我母亲是下乡知识青年,八十年代国家有知情返乡的政策,母亲因为结婚有了孩子,没能回城,后来依照政策考上了学校的工作,父亲就顶替母亲上了班。 

父亲没有文化,讲不出什么博奥精深的大道理,但是身教胜于言传,他用实际行动教会了我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父亲,天堂的你还好吗?如果有来生,我请求你还做我父亲,因为这辈子做你的女儿没有做够。

作者简介

袁海燕,现居住辽宁省锦州的东北女人,喜欢文学,不拘小节,为人豪爽大气。


全部评论(0)
  • 七月是收获的季节,高考收获的季节也接踵而至。得知朋友的女儿考入了俄罗斯一所公立大学,闻此喜讯非常的开心。这振奋人心的消息不禁把我的思绪带到了若干年前。 记得我和这位美女是在2005年相识的,那时的她活泼..

    紫墨浏览:665次 评论:0
    2022-08-29 22:50
  • 思念张彩萍(紫墨) 一个人在离开父母双亲后,不知不觉会在痛苦中成熟。在父亲离开我们十六年之后,母亲也撒手人寰了。即使父母年事再高,即使他们走的再安祥,子女的心中也有千万个不舍。人世间最痛苦之事莫过于生离..

    紫墨浏览:1345次 评论:0
    2022-05-18 07:57
  • 出秦安县城西桥头,一路穿西川,从李堡开始蜿蜒而上,真正绕过山路十八弯,就到了王窑——一个大西北黄土高原上最沉默的乡镇。站在山顶,四下环顾,沟壑纵横,路在山梁,院在坡上。县城已在身后的峡谷里隐隐约约。王..

    王托弟浏览:470次 评论:0
    2023-02-19 20:53
  • 儿时,曾特别渴望过年。而人到中年,感觉过年更像是休个长假,有时候甚至对过年有些焦虑和纠结。所谓年关,可能对于有些人是过年,对于另外一些人可能是过关,所以叫年关吧。儿时,每到腊月二十三迎灶神,感觉就离过..

    王托弟浏览:577次 评论:0
    2023-02-12 21:54
  • 第一次见瓤钱,是在正月里我家的饭桌上。像往常一样,只要家里来了客人,上房的饭桌前就只能坐爸爸和客人。我们姊妹除了往上房端菜端饭之外,一概不能在上房久留。我好奇心很重,总是想借各种机会溜进上房偷看他们聊..

    鸟栖秦州(天水徐翔)浏览:758次 评论:0
    2022-07-16 23:37
  • 我离开故乡的老屋已经三十多个年头了,每当冬天寒风呼啸,雪花飘飞的时候,对老家土炕的怀念之情骤然而生。对于在乡村长大的孩子来说,土炕不仅是乡情的承载,更是潜藏在心底的未泯情愫。记得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

    郭明祥浏览:2450次 评论:0
    2021-01-13 23:06
  • 进入这个山区学校,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一位令人尊敬的老教师——老梁,他的一举一动感染了我们这些年轻教师。 老梁为人热情憨厚,见了人就会主动打招呼,问寒嘘暖,令人不免活跃起来。他也会给大家讲一些社会..

    南坤浏览:1446次 评论:0
    2020-04-10 11:14
  • 白扇 /雪潇 三伏夏日,天热,人自然就喜欢风。风把凉带来了,又把热带走了。可是,风毕竟不是我们肚子里的心思,不可能想让它来,它就来,想让它走,它就走。风也毕竟不像官员身边的小使,呼之即来,挥之即去。有时..

    莲子青浏览:1182次 评论:0
    2020-04-22 16:59
  • “吱呦……咣!”大门推开的瞬间,家畜们都知道:有吃的了!院子里的鸡扑棱着翅膀,“啪啦啦”地飞奔而来,知道它们有吃的了。几掬掬麦子“哗哗”地抛向院中,鸡啄小麦的“咚咚”声此起彼伏。后院窑里的老牛也不安分..

    王托弟浏览:756次 评论:0
    2022-09-01 23:07
  • 问路 二【原创】文/郭明祥四月底,老黄和小王所在某工地水稳层铺设进入了收尾结段。结尾最艰苦的一道工序是收毛布。每天铺好水温料,在收工之前,心须盖上一层白色的毛布,盖毛布这项工作是铺水稳层工作的重重之重..

    郭明祥浏览:6966次 评论:0
    2021-07-19 23:34
  • 秦安县城北关里曾经有一个官圈(公厕),里面破烂不堪,与现在陇上江南旁边的那个官圈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即使那样的官圈,还有一个收费的老头,一次五毛钱,曾经有一个帅哥,长得英俊潇洒,帅气逼人,从头到脚都..

    陇上一民浏览:1385次 评论:0
    2020-05-19 16:57
  • 周末,我要去宋坪加班。女儿听见我要去宋坪,从书房跑出来,对我说:“爸爸,拥抱一下。”说完,女儿伸开双臂,向我走来。向我走来的那一刻,我看到了女儿脸上丰富而柔美的灿烂笑容。我读懂了那些笑容里有女儿最想要..

    王托弟浏览:417次 评论:0
    2023-02-20 23:34
  • 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文/郭明祥人这一辈子活着说难不难,说易也不易,当我们走过青葱岁月,路途的风景还没来得及全部品味,皱纹已悄悄的爬上了我们的额头。以前觉得,50岁是个很可怕的年龄,如今己是50岁+,..

    郭明祥浏览:442次 评论:0
    2022-11-19 22:28
  • 我对于量子纠缠理论的最粗浅,最原始,最通俗的理解是它们是宇宙中的各种粒子在人类诞生前就自然存在的一种自然物理现象。就像自然界在没有产生智能生命可以感悟理解前,就已经天然存在的磁场现象。也就是量子场。有..

    郭明祥浏览:4509次 评论:0
    2021-02-24 10:05
  • 湾儿坡何宗泽八十年代,农村大多数人继续靠享受着国家的供应粮来维持生活。西乡里的粮站就在王家湾儿里,这儿是山川的衔接处。王窑西北面的人要去县城或到王家湾儿打粮,一般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大路,可以坐车去,..

    山柳浏览:471次 评论:0
    2022-12-18 22:30
作者专栏
  • 12231

    注册时间:2023-08-29 21:23

  • 119119

    注册时间:2023-08-28 17:01

  • 18890283633

    注册时间:2023-08-18 18:22

  • 舒翠好可爱

    注册时间:2023-07-14 12:55

  • liuy

    注册时间:2023-04-13 17:11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