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分享
己亥新年,“娲皇故里” 陇城镇 的社火惊艳了朋友圈
2023-03-01 22:47:08 浏览:1024次 【

(晨曦下的陇城镇牌楼)

陇城镇,大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一座小镇,丝绸之路西出陇关的古老驿站,是女娲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三国时期蜀魏街亭之战的旧址。

(正月里的陇城街道)

女娲祠、街泉亭、常平堡、明清街依然传续着昨天的历史,现为天水市十大魅力乡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三国时期蜀魏街亭之战的旧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改变。但在秦安有一种文化现象,非但没有因为经济的发展而消退,反而愈演愈烈,那就是庙会文化。

这里的庙会文化跟迷信无关,而与当地文化底蕴和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祈愿相连。

庙会无论大小,都是当地主要的文化娱乐活动,人们在庙会期间将自己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以最直接的方式表达出来。

(千年古刹西番寺)

庙会在秦安地区很是盛行,大至集镇小到村庄,都有办庙会的习俗。只在陇城镇,目前每年举办大小庙会就有11处、13次之多,这些庙会不只是当地人们精神的狂欢盛宴,更为加强区域经济和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陇城镇的所有庙会中,正月十五在南门举行的庙会可谓盛况空前。

(陇城镇女娲祠)

天水的社火演出,作为秦州区十分重要的文化存在之一,近年来发展苗头一年比一年盛。

社火,陇城镇人叫“故事”。

“故事”团队有来自南北二山的,也有清水河川道的,一般都取材神话传说或历史典籍,或庄重严肃或嬉皮笑脸,无不活灵活现各显神通。社火的出行讲求雄浑、壮美,阵容庞大,浩浩荡荡,所到之处伴随火炮轰鸣、鼓乐喧天,撩拨得群情激奋,使佳节气氛沸腾不息。

(社火筹备中)

今年,多项具有地方特色社火及大型秧歌队陆续进入会场并进行了精彩的表演,惊艳了朋友圈。

(正月里的陇城街道)

耍社火,是春节期间民俗文化的重头戏。在西北,正月耍社火的传统在继承中创新,年味在社火演出中推向高潮。

社火,在陇城一般称为“故事”,经过千百年的不断发展和演变,形成了几乎村村耍社火、庄庄有特色的宏大场面。

(陇城社火总设计师高克明前辈)

全镇范围内社火演出以庙会为依托,主要有上九的社火和元宵节的社火。

此外,陇城镇还是正月十二天水市社火汇演、正月十三秦安县城社火汇演、正月十四张家川县城社火汇演的主要参演单元。

一、“上九”社火演出

(狮子、旱船和舞龙)

正月初九日,俗称“上九”。

每年这一天,陇城镇会举行大型社火表演,届时整个小镇锣鼓喧天、彩旗飘扬、人海涌动,像一枚炸弹,把陇城镇从深冬炸醒。

社火队在陇城镇千年古刹“西番寺”下表演。


(敲锣打鼓的女人)

过去,妇女很少参与社火演出。现在,连敲锣打鼓这种体力活也巾帼不让须眉。这就是新时代的女性。

(大鼓前的面孔)

他们惊异的,到底是鼓的硕大?还是敲鼓女人的豪气?

这样过的年,才是真正的年。

金猪送福到娲皇故里。

尽管万人涌动,但场面依然井然有序。

二、正月十二天水市社火汇演

自1985年开始,沿袭了三十多年的秦州区春节民间艺术汇演隆重上演。

陇城社火队作为秦安县唯一代表队,参加了这次隆重的社火汇演。

在参加汇演的所有社火中,陇城社火造型生动、取材广泛、文化底蕴深厚,从众多社火中脱颖而出,圈粉无数。


作为羲里娲乡的秦安县陇城镇,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庙会文化对于丰富地方传统文化和发展旅游经济都有非常重要意义,也为人们祈愿美好生活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渠道,因此常年受到当地和外地很多个人和单位的大力支持。

女娲文化和大地湾文化相结合的艺术呈现,独具特色。


独占鳌头,这个词用来形容陇城的社火,名副其实。


当我们被这些精致、高雅、险峻、美艳、绝伦的这些民间艺术折服时,我们应该感谢这些为民间艺术坚守的父老乡亲。

三、正月十三秦安县城社火汇演

注:陇城社火秦安汇演照片由胡建忠老师提供

这天,陇城社火沸腾秦安县,锣鼓手、高抬、高跷等所到之处,赞不绝口,人山人海,气氛热烈。


陇城镇书记现场助阵。


陇城镇取材广泛,有《画卦补天》《独占鳌头》《抟土造人》《关公挑袍》《回荆州》等故事,让观看群众个个口惊目呆。


故事人物或立于枝头、花中,或站于剑戟、巨蟒之上,各具特色,惟妙惟肖。


这叫高台,秦安人多称为 亭子,被誉为一种没有语言的造型舞蹈艺术,每每让人惊叹最好的艺术在民间。

龙泉村的“亭子”最有名,曾多次代表甘肃省参演民间社火并屡屡获奖。


龙泉村的亭子是陇城镇社火的灵魂,若是哪年正月十五没有龙泉村的“亭子”,整个“故事”演出就缺少仙气而灵气顿减。


踩高跷,陇城人一般叫高拐子。我们王家湾村和王李村的拐子,最为有名,简直能与龙泉村的“亭子”媲美。

拐子中,手拿锥子的“老妖婆”最引人注目。稍有不慎,就被戳一下,可疼了。

秦安一中,我的母校啊。

四、元宵节社火演出

寻常日子里,陇城人还是比较内敛、矜持。男人说话会用手搓着头发,红着脸颊的女人会娇声欲滴地来一句:爷爷妈,藏就把人辱死了。


但一年总有那么几个日子,陇城人就集体疯魔了。

这些日子之一,就是每年的正月十五。古略阳剧场唱秦腔、社火演出锣鼓喧天、争奇斗艳。

看,街道两旁,水泼不进。


谁家的孩子这么心疼?


仙气十足的亭子啊,真是美绝。不管取材哪部神话传说,总给人不似人间的错觉。

凤尾村的秧歌对最为有名。看这个“老妖婆”,真是妖气十足,动不动就拿水烟锅子打人。

这样的陇城镇,这样盛大的场面,这样浓烈的年味。这就是我的家乡,这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陇城镇元宵节的风采。

精彩的社火表演,高亢的秦腔表演,让陇城这个历史古镇沉浸在一片喜庆气氛中,更使来自四面八方的4万多民众在陇城镇度过了一个欢快、祥和的正月十五。

对于中国人来说,正月十五过后,整个新年才算真正落下帷幕,人们又开始一年辛勤的劳作,通过真诚的劳作,以盼望在下一个春节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日子:这也是所有中国老百姓简单而淳朴的幸福愿景。

PS:本期照片除秦安汇演的来自胡建忠老师外,其他的均来自“陇城微生活”,在此一并致谢。


全部评论(0)
  • 天,阴沉;风,怒吼;雨,飘洒。街上行人你接我踵,行色匆匆,只有他耷拉着脑袋慢悠悠地踱在这路边雨的缝隙中——朴素的着装,披雨的沧桑,帅气的刘海成了雨的天堂。眼眸是湿涩的,不知是被雨淋的还是泪润的。不过他..

    依梦琴飞浏览:681次 评论:0
    2022-07-30 22:55
  • 抗疫.撰联(十二对) ——沁园春……………………………麦积秦岭惠天水万民乐业伏羲女娲籍渭河盛世无恙白衣使者银针在手肆疫瘟神病毒除光银针接种疫情散翰墨修书谢党恩九州儿女齐参战,六艺精英战疫情。娲皇抟土造..

    沁园春浏览:35419次 评论:0
    2021-11-20 09:33
  • 以“射箭”之学问,探“成才”之秘诀文/知音情怀一提起射箭,想必不少人都会不屑一顾:“这射箭嘛有什么好射的?只需弯弓搭箭,瞄准目标,拉而射之,可矣!”却殊不知,这看似简单的射箭,里面其实是大有学问的。且不..

    知音情怀浏览:6028次 评论:0
    2021-11-05 14:33
  • 当地人称这儿叫竹林儿,小时候去王家铺跟集每次要从村头经过,很不起眼的一个村子。看后来接触县志,知道明代时这儿就叫竹林峪,好雅的名字。峪,大概是山间石沟之意,曾经写过一段短文略作考证,是凭借孩童时的记..

    仙岭渔父浏览:1013次 评论:0
    2022-07-04 22:31
  • 我看着自己写下的这个题目,心里很矛盾,自己真的爱这个专业吗?我一次又一次的问自己... 自从听到爸爸让我上中专的消息,心里很难受.中考的失败已经在我心里烙下了深深的伤痕,不明白爸爸为什么要我上中专,学这..

    幸福小猪浏览:920次 评论:0
    2022-04-12 23:48
  • 中秋过后的傍晚已有些凉意,晚饭后便在小区散步。西安市内小区的景色不错,楼下花园里开着一些叫不上名的小花,大大小小的树木林立其中,俨然是这园中的护花神。此时各种灯也像接替值夜班的卫士一样全然上岗了,..

    紫墨浏览:2208次 评论:0
    2022-05-18 07:58
  • 【编者荐语】热心文友王琴敏老师说:“ 桑聚宗老师对每一篇习作的评语都令人好感动。一个人能持之以恒,坚持认真品读每一篇文章,并做出精准、详细、真诚的点评,确实不易,这是对每一位作者的鼓励与支持。赠人玫瑰..

    依梦琴飞浏览:727次 评论:0
    2022-11-07 22:18
  • 亲爱的母亲您好:一年春风又至,麦苗清,菜花黄,思故土忆双亲。音容宛如眼前。离世三载,儿孙们与你们阴阳两隔,不胜戚戚。今逢清明,儿来祭之!奠之!母亲,一别三年有余,你在天国过还好吗?儿子想你。给你房子够..

    郭明祥浏览:407次 评论:0
    2022-11-19 22:26
  • 潇潇雨老师留言:“桑老师真是品评的高手,看过您的评论之后再读一遍原文,更觉准确到位!堪服!品酒要高手呢,评文依然!”而桑老师自己谦虚地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拜读文友佳作,赏阅学生习作,实属幸中之幸!..

    依梦琴飞浏览:338次 评论:0
    2023-02-11 23:31
  • 【前言】看了苟如虎老师的点评(一),桑聚宗老师留言:“苟如虎老师虽为身居省城的大学教授,但对基层教师仍那么关爱,关怀,并能静下心来点评初中生的习作,难能可贵!其彰显的是大家风范,智者的品德和师者的典范。..

    依梦琴飞浏览:1063次 评论:0
    2022-08-16 23:13
  • 也谈朋友借钱冯茂林上世纪九十年代,我的工资不高,每月不到二百块钱,除过伙食费,一年精打细算就存一千多块钱,能成为万元户那只是一种奢望。春季开学不久,务工人员打点行囊准备外出,每天从莲花跑新疆,去西宁,..

    山柳浏览:389次 评论:0
    2022-12-03 13:59
  • 阳春三月,天水籍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先生的一篇博文《李白“故里”在甘肃秦安》,在舆论界引起热烈反应。新华网、新浪网、《天津日报》等各大媒体纷纷刊载雷达先生的文章,李白故里之谜,再次成为2010年春天中国文化..

    向阳花开浏览:1649次 评论:0
    2020-04-10 15:44
  • 小时候,因年幼无知,小小的我们都会做出这样那样的错事。少不更事的我们,做再多的错事,都不以为然,很快忘记。一件过错我们可以重重做几次,亦是我们年少的权利,更是我们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 岁月流..

    璞希浏览:2373次 评论:0
    2020-06-23 09:36
  • 显亲县及显亲川新考——兼驳道光以来的显亲河之说历史上的显亲县的设立缘于汉代显亲侯国,其治地原为成纪县的一部分,后来显亲侯国除之后,始设显亲县,但在所有史料中都未见始置时间。究竟东汉未年设立的显亲县及治..

    仙岭渔父浏览:1571次 评论:0
    2022-07-12 22:27
作者专栏
  • 12231

    注册时间:2023-08-29 21:23

  • 119119

    注册时间:2023-08-28 17:01

  • 18890283633

    注册时间:2023-08-18 18:22

  • 舒翠好可爱

    注册时间:2023-07-14 12:55

  • liuy

    注册时间:2023-04-13 17:11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