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分享
印章历史及种类
2021-01-14 09:27:12 浏览:5058次 【

  1.战国古玺
  古玺是先秦印章的通称。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战国古玺。这些古玺的许多文字,现在我们还不认识。朱文古玺大都配上宽边。印文笔划细如毫发,都出于铸造。白文古玺大多加边栏,或在中间加一竖界格,文字有铸有凿。官玺的印文内容有"司马"、"司徒"等名称外,还有各种不规则的形状,内容还刻有吉语和生动的物图案。

  2.秦印
  秦印指的是战国未期到西汉初流行的印章,使用的文字叫秦篆。看其书体和秦汉量,秦石刻等文字极相近,所有较战国古文容易认识。秦印多为白文凿印,印面常有"田"字格,以正方为多,低级职官使用的官印大小约为一般正方官印的一半,呈长方形,作"日"字格,称"半通印"。私印一般也喜作长方形,此外还有圆和椭圆的形式,内容除官名、姓名、吉语外还有"敬事"、"相想得志"、"和众"等格言成语入印。

  3.汉官印
  广义地说是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印的统称。印文与秦篆相比,更为整齐,结体平直方正,风格雄浑典重。西汉末手工业甚为发达,所以新莽时代,(?"新"为王莽的朝代名)的官印尤为精美生动,汉代的印章艺术登峰造极,?因而成为后世篆刻家学习的典范。
  两汉官印以白文为多,皆为铸造。只有少数军中急用和给兄弟民族的官印凿而不铸,这在后面还要介绍。

  4.汉私印
  汉私印即为汉代的私人用印,是古印中数量最多、形式最为丰富的一类。不仅形状各异,朱白皆备,更有朱白合为一印,或加四灵等图案作为装饰的,进而有多面印、套印(子母印)、带钩印等。印文除了姓名之外,往往还加上吉语、籍贯、表字以及“之印”、“私印”、“信印”等辅助文字,钮制极为多样,充分显示了汉代工匠的巧思。两汉私印仍以白文为多,西汉以凿印为主,东汉则有铸有凿。

  5.将军印
  将军印也是汉官印中的一种。这些印章往往是在行军中急于临时任命,而在仓促之间以刀在印面上刻凿成的,所又称"急就章"。将军印风格独特,天趣横生,对后的艺术风格有很大影响。汉代的将军用印,普通都不称"印"而叫做"章",这是军印的一大特点。

  6.汉玉印
  两汉玉印在古印中是十分珍贵稀少的一类。"佩玉"在古代也是名公贵卿和士大夫的一种高雅风尚。一般玉印制作精良、章法严谨、笔势圆转,粗看笔划平方正直,却全无板滞之意。由于玉质坚硬,不易受刀,也就产生了特殊的篆刻技法,即所谓的"平刀直下"的"切刀法"。又由于玉质的不易腐蚀受损,使传世下印得以比较好地保留了它的本来面目。

  7.魏晋南北朝印
  魏晋的官私印形式和钮制都沿袭汉代,但铸造上不及汉印精美。传世的给兄弟民族的官印,文字较多,用刀如刻如凿,书法风格表现为舒放自然,从而成为一个时期篆刻风格的代表。南北朝各国传世印章不多,官印尺寸稍大,文字凿款比较草率,官印未见铸印。

  8.朱白文印
  朱白文相间的印式在汉印中很见巧思,据说起自东汉。它的方式极为多样,朱白文字的位置安排及字数均可灵活变化不受局限。这里例举的数印就可见一斑。朱白的原则大致根据笔划多少而定,朱文大多笔划多少而定,朱文大多笔划较少,白文则相反,从而达到朱如白,白如朱的和谐效果,这类印大多工稳的私印,未见用于官印。

  9.字母印
  子母印又称"玺印",起于东汉,盛行于魏晋六朝,是大小两方或三方印套合而成的印章。人印腹空,可以合宜地套进一方或二方小印,形成母怀子的形状。也有套进一方两印(如右栏"郭意"印)成一组三方的。在一方印章的体积中,兼备了几方印的使用价值,古代印匠的工艺水平由此见。

  10.六面印
  传世六面印实物较少。这种呈"凸"字形的印章,上面的印鼻有孔,可以穿带而佩,鼻端作一小印,连同其余五个印面故称六面印。传世六面印的一种典型风格为带边白文,每字为一行,密上疏下,印文竖笔多引长下垂,末端尖细,犹如悬针,所以有"悬针篆"的俗名。这种风格虽然尚有笔意舒展、疏密相映的好处,但很容易流于庸俗,远不及汉印的相茂,故历来篆刻家只偶一为之。

  11.缪篆印(附鸟虫书)
  传世六面印实物较少。这种呈"凸"字形的印章,上面的印鼻有孔,可以穿带而佩,鼻端作一小印,连同其余五个印面故称六面印。传世六面印的一种典型风格为带边白文,每字为一行,密上疏下,印文竖笔多引长下垂,末端尖细,犹如悬针,所以有"悬针篆"的俗名。这种风格虽然尚有笔意舒展、疏密相映的好处,但很容易流于庸俗,远不及汉印的相茂,故历来篆刻家只偶一为之。

  12.杂形玺
  战国以来的印章中,杂形玺也是甚为别致的一类。其式样没有定例,大小从数寸至数分不等,变化极为丰富,除了方圆长宽更有凹凸形印、方、圆、三角合印,二圆三圆联珠,以及三叶分展状等,朱白都有,不胜枚举。杂形玺因其独特的谐趣与官印的庄严、沉着的要求不同,故只用于私印。

  13.图案印
  图画入印自战国到汉魏都有,以汉代为最多。又称肖形印或象形印。形式多样,简练生动,除了人物、鸟兽、车骑、吉羊、鱼雁等图案外,常见以吉羊的四灵(?龙、虎、雀、(凤、龟)入印的,这类印又称为"四灵印"。

  14.成语印
  成语印自战国开始就有,使用的格言、成语达百余种。如"正行"、"敬事"、"日利"、"日入千万"、"出入大吉"等,成语字数不等,自一、二字始,多达二十字,其用途除了表示吉祥之外,也有为死者殉葬之用。

  15.花押印
  花押印又称"押字",兴于宋,盛于元,故又称"元押"。元押多为长方,一般上刻楷书姓氏,下刻八思巴文或花押。从实用意义上说历代印章大都有防奸辨伪的作用,作为个人任意书写,变化出来的"押字"(有些已不是一种文字,只作为个人专用记号),自然就更难以摹仿而达到防伪的效果,因而这种押字一直沿用到明清时代。

  16.封泥
  封泥又叫做"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盖有古代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保留下来的珍贵实物。由于原印是阴文,钤在泥上便成了阳文,其边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宽边。封泥的使用自战国直至汉魏,直到晋以后纸张、绢帛逐渐代替了竹木简书信的来往,才有可能不使用封泥。后世的篆刻家从这些珍贵的封泥拓片中得到借鉴,用以入印,从而扩大了篆刻艺术取法的范围。基本训练与创作

  17.钮制
  古代的玺印大多有钮、以使在钮上穿孔系绶,系在腰带上,这就是古代的"佩印"方式。自汉代开始,以龟、驼、马等印钮来分别帝王百官。例如高级官史使用龟钮、驼钮、蛇钮则是汉魏晋时授与兄弟民族等官印常见的钮制。历代钮制形式为丰富,其中以坛钮、鼻钮、复斗钮为最常见,现将部分钮制列举于右,以见一斑。

  18.隋唐以来的官印
  官印到了隋唐时代,印面开始加大。随着纸的普遍应用,朱文逐渐替了白文。许多官印印背上开始有年号凿款。在文字上隋印多用小篆,并开始运用屈曲的"九叠文"入印(古代的"九"为数的终极,故有此名,并不一定要九叠,?可以随笔划的繁简而变化)以便填满印面。唐宋时代开始以隶楷入印,清代官印满文,?汉文两体兼用,同刻于一印之中。无明清代各代农民政权留下的官印,也是值得我们珍视的革命文物。

  19.宋元圆朱文印
  魏晋以来,纸帛逐渐代替竹木简札,到了隋唐,印章的使用已直接用印色钤盖于纸帛,到文人画全盛时期的元代,由文人篆写,印工携刻的印章已诗文书画合为一体,起到了鲜艳的点级作用,为书画所喜爱。在这个阶段,首先是宋未无初的书画家赵孟fu 对篆刻艺术人力提倡,由于书法上受李阳冰篆书的影响,印文笔势流畅,圆转流丽,产生了一种风格独特的印章一"圆朱文"的印,为后世的篆刻家所取法。

  20.兄弟民族文字的印章
  宋以来的兄弟民族在汉民族文化的影响下,曾依据汉字书法创造了本民族文字,并把他们的文字仿效汉字篆体用于官印,传也较少,所见的印文有金国(女真)书和元代八思巴文及西夏文篆书,其中有许多文字还不认识。

  21.今体字印章
  在汉字书法中,篆书由于具备很强的装饰性成为印章艺术的主体至今不衰。但秦汉以后,随着书体的演变篆书已不是印章使用的唯一的书体。除了唐宋的隶楷印章和元代的押字,在魏晋时代就出现了隶楷入印的先例。清以来的篆刻家亦好尝试以今体(隶、楷、行草)入印,其中不乏佳作。由此使我们认识到,印章艺术的体现并不限于某一书体的使用,关键在于章法、书法、刀法的高度运用能力。

  22.收集印、斋馆印、闲章
  印章发展到了唐宋两代,作为欣赏艺术的一支日益发展。用以收藏、鉴赏、校订的专用印记开始出现。钤之于书画藏品,种类繁多。"斋馆印"是以文人书房、住室的雅称刻制的印章,如"楼、阁、馆、巢、院、斋、轩、堂"不胜枚举,其实许多有名无实的(文征明就说过,他的书屋大都是建筑在印章上的)只不过是知识分子思想性灵的表现方式罢了。闲章源出古代吉语印,这些以诗文、成语、名言、俗谚入印的作品,进一步使篆刻由以往单纯的镌刻官职,名号的实用艺术,发展成为独立的具有文学含义的欣赏艺术、与诗文书画交相辉映。

标签云: 印章
全部评论(0)
  • “……娲皇故里大地湾,女娲美名万古传,寻祖根、到秦安,我和你血脉相连,一方古老的黄土地上,流淌八千年文明长河,龙的传人因你繁衍生息,这里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如今当你置身于秦安县城乡,无论是文化活..

    成纪游子浏览:4803次 评论:0
    2022-03-28 23:15
  • 郭述申(1904.12—1994.7),原名郭树勋,号耀珊,曾用名李振寰,湖北省孝感县城关镇人。1922年5月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期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秋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就读,参加学生爱国运动。1924年2月任..

    红色云岭浏览:2779次 评论:0
    2022-04-14 23:37
  • 中国民间常将除夕称为“大年三十”,是日为“大除”,是夜,则称“大年夜”。在部分地区,还将除夕前一日称“小年夜”。从典籍角度看,“除夕”的出现或比春节晚很多。现存文献最早提及“除夕”的是西晋周处所撰《风..

    成纪游子浏览:344次 评论:0
    2023-02-01 11:39
  • 在等待省委回鄂东北的40多天里,我和郑位三以及在鄂东北道委机关工作的程坦、刘华清等,经常在一起交谈,使我了解到鄂豫皖苏区的历史和现状。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位于三省交界处,南濒长江,北抵淮水,东接江淮平原..

    红色云岭浏览:1291次 评论:0
    2022-04-10 14:47
  • 胡缵宗(1480—1568),字世甫(父),原字孝思,号鸟鼠山人,别号可泉,明代正德三年(1508)进士,嘉靖年间曾任苏州知府、山东巡抚等职,是明代中期著名的学者、诗人、书法家。他曾主持或亲自编纂过方志类、文选类书籍..

    安秀才浏览:3648次 评论:0
    2022-04-30 02:26
  • 秦安陇城女娲祠的建造年代,目前可追溯到秦朝,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1986年,天水放马滩出土秦墓木板地图,其中绘制葫芦河的2号图标有一亭形物。据学者考证,此亭形物当为女娲祠。胡缵宗在《秦安志》中也记载,..

    admin浏览:2046次 评论:0
    2020-04-10 12:04
  • 清代秦安知县,大多政绩平平,惟牛运震治县以勤政著称,殚精竭虑,事必躬亲,做了许多实实在在让老百姓满意的事情。牛运震(1706-1757年),字阶平,号真谷,世称“空山先生”,滋阳(今山东兖州)人。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进士,..

    向阳花开浏览:1834次 评论:0
    2020-04-10 15:36
  • 周纯全(1905.10—1985.7),字俊忠,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八里湾镇人。 1917年入武昌省立第一模范小学读书。因家境贫寒,16岁时在汉口惠工织布厂当工人,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1923年“二七惨案”发..

    红色云岭浏览:1351次 评论:0
    2022-04-14 23:43
  • (一)红二十五军的“将军班” 卢振国在编纂《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战史》时,曾撰写过《从一个班走出的三位将军》的一篇文章。陈先瑞、韩先楚、刘震这三位赫赫有名的战将,出自一个鲜为人知的战斗班,这个班就是..

    红色云岭浏览:1896次 评论:0
    2022-04-13 23:47
  • 尤太忠(1918.12—1998.7),河南省光山县砖桥镇人。10岁丧父。12岁参加儿童团,1931年到光山县游击第四大队当公务员、独立团三营营部公务员。1932年8月,随部队编入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十师二十九团二营六连公务员..

    红色云岭浏览:1264次 评论:0
    2022-04-14 23:46
  • 他一生不以功名显,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而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李白反权贵的思想意识,是随着他的生活..

    向阳花开浏览:1230次 评论:0
    2020-04-10 15:42
  • 1、自觉遵守换届纪律,正确行使民主权利。2、抓住换届有利契机,绘出好蓝图、选出好干部、配出好班子、树立好导向、形成好气象。3、营造风清气正选举氛围、打造和谐发展有利环境。4、严肃换届纪律,确保换届风清气正..

    莲子青浏览:7208次 评论:0
    2021-11-08 20:47
  • 如今,人们提起春节,总会说“过年了”。孟令法解释,“年”属于“禾”部字,许慎《说文解字》将“年”写作“秊”,从禾千声,意为“谷孰也”。《谷梁传•桓公三年》记载,“五谷皆熟为有年也”。基于此,“年”有了..

    成纪游子浏览:424次 评论:0
    2023-02-01 11:36
  • 中国字画的形式多姿多彩有横、直、方、圆和扁形,也有大小长短等分别,除壁画,以下是常见的几种。中堂中国旧式房屋,天花板高大,所以客厅中间墙壁适宜挂上一幅巨大字画,称为“中堂”。条幅成一长条形的字画成为条..

    下一站幸福!浏览:2188次 评论:0
    2021-01-14 09:24
作者专栏
  • 12231

    注册时间:2023-08-29 21:23

  • 119119

    注册时间:2023-08-28 17:01

  • 18890283633

    注册时间:2023-08-18 18:22

  • 舒翠好可爱

    注册时间:2023-07-14 12:55

  • liuy

    注册时间:2023-04-13 17:11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